联系我们
上海市资源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实验室
中国上海市松江区辰花路3888号
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邮编 201632
电话(021)37792288
传真(021)67657811
新闻中心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海修博士做客辰山植物园“辰山学术沙龙”

  2023年8月2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海修博士应邀来访辰山植物园,并作为“辰山学术沙龙”主讲嘉宾在科研中心一楼报告厅以“唇形科半枝莲抗癌物质半枝莲碱的代谢途径解析”为题为辰山科研人员做了学术分享。本次沙龙由药用植物与健康组赵清副研究员主持,科研中心30余名科研人员及学生出席聆听了该报告。

  李海修博士的研究工作聚焦唇形科植物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如半枝莲碱)的代谢途径解析,其主要工作发表在Molecular Plant、New Phytologist等植物学主流期刊上。黄芩属半枝莲全草是中医常用药,现代医学表明其积累的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如scutebarbatine A具有抑制小胶质细胞(BV2)和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的功效。本次报告,李海修博士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对半枝莲基因组测序,筛选可能参与二萜代谢的候选二萜合酶,并通过本氏烟草的瞬时转化实验和体外的酶活实验,鉴定到了黄芩属(半枝莲、黄芩)和鼠尾草属(一串红)中参与克罗烷型二萜途径的二萜合酶基因的过程。李海修博士进一步指出黄芩属和鼠尾草属中的克罗烷II型二萜合酶是单起源,而一串红中的克罗烷II型二萜合酶的功能很有可能是在鼠尾草属独立演化,并非由共同祖先遗传获得。此外,黄芩属和鼠尾草属中的克罗烷I型二萜合酶具有不同的起源,其中黄芩属的克罗烷I型二萜合酶起源于miltiradiene合酶,位于同一分支;而鼠尾草属的情况则不同:独立演化具有特异性功能的SspdiTPS1.5,从赤霉素途径的I型二萜合酶(SspdiTPS1.1和SspdiTPS1.2)和铁锈醇途径的I型二萜合酶(SspdiTPS1.3)招募过来同时具有克罗烷I型二萜合酶的功能。

  报告结束后,李海修博士与辰山植物园科研中心的科研人员、学生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解答了二萜类化合物研究过程中关于酵母体系应用、酶活鉴定和化合物分析等问题,拓展了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思路。